RSS

台灣教育問題的根源【秋鬥評論】【全教總第598期電子報】

2008年起,全教總每年選出「十大教育新聞」(2008-2010以全教會名義發表),去年底全教總公布的「2014十大教育新聞」,相關新聞再度凸顯台灣教育面臨政治凌駕專業,以及私有化、市場化的困境,這種思維不僅影響教育專業,更直接影響教育領域的就業人口與學生受教權,未來教育該何去何從?請看【秋鬥評論】台灣教育問題的根源

【羅德水】
2008年起,全教總每年選出「十大教育新聞」(2008-2010以全教會名義發表),去年底公布的「2014十大教育新聞」排序如下:
一、318學運深化公民社會。
二、十二年國教上路首年,社會爭議不斷。(連續4年上榜)
三、掛名論文審查造假案共同作者,蔣偉寧請辭教育部長。
四、大學退場問題,教育部難辭其咎。
五、幼教修法爭議不斷,教保低薪過勞無解。
六、崑山中學減薪,私校教師勞動條件惡化。(連續2年上榜)
七、翻轉教學蔚為風潮。
八、教師工會發動團體協商風起雲湧。(連續2年上榜)
九、雙薪肥貓持續打臉年金改革。(連續3年上榜)
十、食安問題危及校園,全教總扎根食育教育。
檢視前揭新聞事件,有些是近年來反覆出現的教育議題,例如,爭議不斷的十二年國教、各級學校教師勞動條件每況愈下、少子女化與大學退場問題等。這些重大教育新聞的背後,除了凸顯教育決策有失專業外,其實也是錯誤教育路線的必然結果。
以「2014十大教育新聞」為例,包括「蔣偉寧請辭教育部長」、「大學退場問題」、「幼教修法爭議不斷」、「私校教師勞動條件惡化」等,背後的政策思維正是教育的市場化與績效掛帥,質言之,台灣的教育正面臨去公共化的危機,我們以為,這也是台灣教育問題的總根源,分別討論如下:
首先,「陳震遠案」各關係人雖已請辭或遭懲處,但論文掛名背後的學術霸權問題,其中是否有「學閥」主導學術論文審查、教授升等、經費與資源分配情事,應持續關注。
尤須指出者,「陳震遠案」既牽涉學術道德與學術倫理問題,更反映台灣高教深陷畸形評鑑困境,也由於教授升等與論文數量掛勾,國家更以論文發表分配經費,造成高教體系重研究、輕教學,甚至不惜論文造假的歪風,值得高教界嚴肅面對檢討。
其次,在「大學退場問題」方面,過去20年,台灣高等教育的數量快速擴充,隨著少子女化,部分大學確實面臨退場壓力,弔詭的是,近5年來,私大學生人數增加四千多人,專任教師數卻反向減少一千人,顯示私大教師遭裁員與少子化無關,各校其實是以裁員手段增加利潤,以兼任替代專任,以新老師取代年資深薪資高的老師。
易言之,如能改善大學生師比,除能保障高教工作者權益,或能有效減緩大學退場壓力,關鍵在於,國家是否願意挹注較多的公共資源支撐起公共化的高等教育?
至於去年爭議不斷的「幼照法修法」,立法意旨係「保障幼兒接受適當教育及照顧之權利」,目的在於落實自民國100年上路的幼托整合政策,但同為教育體系受雇者的「幼教師」、「教保員」,對修法方向卻有截然不同的態度,我們以為,唯有真正落實幼教公共化,唯有積極改善私幼教保人員勞動條件,才能根本解決「幼照法修法」爭議,真正落實幼托整合。
台灣的教育之所以出現許多問題,有很大原因當然是官員決策違反專業所致,可真正影響官員決策的,畢竟還是政策路線背後的意識形態,說到底,私有化、市場化的政策思維左右了台灣教育決策的走向,我們以為,台灣教育政策必須向左轉,必須堅守教育公共化的立場,只有擴大教育經費,公平分配教育資源,才是確保教育公共利益、維護教育品質的根本之道。

  • Digg
  • Del.icio.us
  • StumbleUpon
  • Reddit
  • R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