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TA-e報-第362報
在歷經全國七場公聽會之後,教育部終於「政策大轉變」,從原先公布「109年,國中畢業生人數減少到20萬人以下,十二年國教才完全不採計在校表現,之前則部分採計在校表現」,前天(12日)終於重新公布:「103年起,十二年國教,除三成國中畢業生考試入學,另七成免試入學將完全不採計在校成績,未額滿學校可直接登記入學,但額滿學校採登記入學、抽籤入學,或由國中適性輔導學生升學。」理由是:「社會氛圍卻都希望免試入學能一步到位」。
本會曾於各項會議一再主張,免試入學不應採計國中在校成績,並指出「採計國中在校成績的三大缺點」:
1.原本一次(或二次)基測,變成國中5學期共15次段考及無數次小考,學生的考試壓力不減反增;衍生的效應如
:(1)學生及家長對分數更加斤斤計較。(2)更多的補習,包括藝能科。(3)更多的人情關說。
2.國中同學(不論同班或不同班)從「同窗好友」變成升學競技場的「敵人」,學校成了殺戮戰場,同儕友誼破壞
殆盡。
3.國中教師在升學上的角色,從單純的「教練」變成「教練+裁判」的混亂角色;老師「為某學生加強輔導」極可
能被質疑為「打擊其他學生」。
今年年初,本會在參加過5次高雄市教育局召開之「樂學計畫推動工作小組會議」之後,發現「樂學計畫」最核心的問題–採計在校成績,教育局仍無法接受本會建議,作出大刀闊斧的改革;因此,1月10日,本會發出聲明退出後續會議,以示抗議。(見本會電子報:【KTA-e報】我們不願接受「樂學計畫」的毒藥~「採計在校成績」)
但本會也知道,真正的問題在教育部!2008年政黨輪替之後,教育部停止2007年蘇貞昌內閣推動的「12年國教」,而改推「擴大免試升學方案」;而原匡列「三年400億」之經費亦告暫緩。於是,12項子計畫22個方案(後修正為13項子計畫23個方案)中最花錢的「充裕各縣市高中職就學機會」、「公立高中職均優質化」、「落實並強化國中小補救教學」均受到延宕;以致於「優質的社區型高中」仍處於僧多粥少的局面,要做到充分的「學區分發入學」仍屬奢望。
如今,教育部終於在民意的壓力下「幡然悔悟」,本會願意給予肯定。但本會也要提醒教育部:十二年國教是中央政策,教育部不可以心存投機,把財務責任都往地方政府推。尤其前述的「充裕各縣市後中就學機會」、「公立高中職均優質化」、「落實並強化國中小補救教學」,更應以依各縣市財政能力給予充分之補助。其次,自99學年全面實施的「齊一公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方案」,教育部也應儘快建立制度,有效監督私校的辦學品質。總之,「不採計在校成績」仍需要相應的配套措施,否則,各種質疑恐怕仍難以排除!
■新聞聯絡人:高雄市教師會政策中心主任 任懷鳴09358319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