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

【專業分享】為什麼不該辦兒童繪畫比賽?【教育桃源電子報】


【專業分享】為什麼不該辦兒童繪畫比賽?
資料來源:親子天下

作者:林韋萱
2014-03 Web only

也許小女孩就是處在一片乾淨的海灘,也許她想像自己是海鷗,看到的天空與沙灘,就是這麼乾淨。為什麼海灘上一定得畫上幾顆貝殼呢?

為什麼不該辦兒童繪畫比賽?

圖片來源:黃建賓 攝

有個小女孩參加了朱銘美術館舉辦的繪畫比賽。她在八開的紙上,畫了一條對角線,上方塗滿藍色,下方塗滿土黃色。媽媽很疑惑的問:「妳畫的是什麼?」小女孩說:「我畫的是海灘呢。」媽媽急了,罵道:「妳怎麼那麼『偷懶』!海灘上多少也畫點魚蝦、貝殼吧?」

「也許小女孩就是處在一片乾淨的海灘,也許她想像自己是海鷗,看到的天空與沙灘,就是這麼乾淨。」這是IMA文創辦公室執行長,也是前朱銘美術館執行長馬幼娟,在上海由蕃茄田藝術舉辦的「第一屆創新兒童藝術教育研討會」講述的真實故事。

大人很容易落入以「像不像」來評斷孩子畫的「好不好」,也很常將自己的刻板印象套用在孩子的創作上,這總令馬幼娟感到遺憾。

跟在雕塑大師朱銘身邊十多年的馬幼娟,屢次勸朱銘不要舉辦兒童繪畫比賽。她認為,推廣兒童藝術的管道,絕對不只是「辦比賽」而已。她之所以會如此抗拒把兒童藝術比個高下,是因為有回比賽完後,她看到家長拉著孩子去跟評審老師說:「我孩子傻呼呼,這次只拿第二名。下次要他加油,一定要拿第一名。」

她還觀察到,不論是什麼大小繪畫比賽,前幾名的總是同樣那幾位小朋友。也就是說,這些有資源的人,已經成了四處比賽的作戰部隊。這都讓藝術本身,從原來是孩子紓發壓力、表達自我的管道,逐漸成了和別人競爭、討好外人的壓力源。

學齡前學藝術 技法不是重點

「傾聽孩子」是這次研討會的主軸。讓孩子學藝術,目的是幫孩子「開眼」,發現生活中的美;也是讓孩子多個表達自己、發洩情緒的管道。當父母的,也必須「開眼」,放下審視的眼光、重拾童心,傾聽作品裡的故事。

旗下有金寶貝、蕃茄田藝術等幼兒教育品牌的中國精中教育集團董事長陳藝東表示:「孩子在十八個月大時,想像力就開始萌芽。但此時語言發展還不夠成熟,必須靠著塗鴉等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想像力。」當她看到媽媽們不准孩子亂畫,她就會勸:「就給他們畫吧!大不了換張壁紙。」她認為「規矩」是用來約束小孩的作息或態度,而不是用來框住創造力。

她自己兩歲的小女兒已經開始在上藝術課了。學齡前的藝術教育,目的在讓孩子接觸與感受不同媒材。像是年幼的孩子可以玩輕黏土,年長點的可以操作石膏。但不需急著選定水彩或水墨畫等特定領域,也不用強調技法。陳藝東認為:「八歲以前因為孩子的骨骼肌肉還沒有發展成熟,不需要特別強調技法。所有的教育都必須配合孩子生心理發展才行。

不教技法,那要教什麼?

「兒童藝術教育的核心不是技法」的概念一提出,也升起研討會現場家長與老師的疑慮。一位美術老師替大家問道:「我以前都會嚴格評量孩子的筆觸、色彩運用是不是有進步。但現在掙脫技法之後,我不知道自己要教他們什麼了?」

蕃茄田藝術品牌經理施建志回答:「不是說技法不重要,而是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,可以評估孩子的元素更多了。」包括孩子的觀察力、溝通合作等等,都可以透過藝術的途徑來評估。

舉例來說,蕃茄田藝術在讓孩子完成創作後,老師會招呼父母親進教室來共同欣賞作品。首先,老師會摘要今天上課的重點,並讓孩子發表作品中的故事。孩子說完後,老師會大力讚揚「你今天很踴躍發言,聲音特別宏亮。」或是感謝孩子「謝謝你教我們這麼多關於鯨魚的知識。」而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評論作品的技法或比較孩子的作品。

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王麗雁則給美術老師們一些「轉型」建議。她認為老師的角色不再只是單向教學,而在於創造一個自在、彈性、多樣化的環境讓孩子成長。在設計活動時,除了有趣之外,更要注意到活動的連貫性。此外,老師們要花更多時間關注學習者心理狀態,像是害怕自己的作品不夠完美,或是渴望被老師肯定等心理。

在擺脫了「像不像」之後,兒童藝術教育給了孩子更大的表達空間。接下來是考驗老師們營造氛圍的能力,是考驗家長的傾聽與理解能力。就像馬幼娟所說的:「兒童藝術,不只小孩要學習,大人更需要學習。」

  • Digg
  • Del.icio.us
  • StumbleUpon
  • Reddit
  • RSS

【性別平等工作法】教師育嬰假採學期制 勞動部打槍 【教育桃源電子報】


【性別平等工作法】教師育嬰假採學期制 勞動部打槍
PS:明明是《性別平等工作法》的規定,遇到老師就要轉彎?遇到老師就要用放大鏡來以偏概全?這是有心人操弄職業階級的鬥爭嗎?
老師這個職業沒有【特休假】,只有【寒暑假】,寒暑假扣掉一般公務員該放可放的假,其實老師的【寒暑假】並不欠社會,也沒有多貪一天,再說,老師這個職業已經被剝奪了特休假,還要被污名化,我們強烈質疑這種踐踏教師尊嚴的鬥爭,恐怕又是選舉前的操弄!可惡!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●中國時報
教師育嬰假採學期制 勞動部打槍
2015年11月12日 04:10 簡榮輝、胡清暉、張為竣/綜合報導

宜蘭縣長林聰賢宣示禁止教師投機育嬰假,昨正式由縣府函文縣內國中小學,不准請育嬰假教師在寒暑假復職。(簡榮輝攝)
宜蘭縣長林聰賢宣示禁止教師投機育嬰假,昨正式由縣府函文縣內國中小學,不准請育嬰假教師在寒暑假復職;教育部昨天和勞動部討論,希望改採「學期制」,但勞動部認為可能與《性別平等工作法》牴觸;教育部人事處長李秉洲表示,未來教師請育嬰假將以學期為單位,他說,在法規修正前,仍依現行制度走,若教師權益受損或被懲處,可依法申訴。

國發會研議 奶爸也能領生育給付
教育部昨天也與勞動部針對此一問題進行溝通,李秉洲表示,教育部考慮學生權益、學校排課,希望教師請育嬰假以「學期」為單位,現行學期的畫分方法,第一學期是8月1日至隔年1月31日,第二學期為2月1日至7月31日,涵蓋寒暑假期間。

但勞動部認為,如果採取「學期制」,就是2月1日或8月1日開始,有起訖日,可能牴觸《性別平等工作法》,還需要再研議。

勞動條件司長謝倩蒨說,依《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》規定,雖然育嬰留停期間以不少於6個月為原則,但勞雇雙方可協商提前或延後復職,若學校同意教師在寒暑假復職,並未違反規定。

李秉洲指出,教育部會繼續爭取「學期制」,將持續溝通。至於部分縣市已自行宣布,未來教師請育嬰假將以學期或6個月為單位,李秉洲認為,在法規修正前,仍必須依現行制度走,若教師因此權益受損,可依法申訴。(中國時報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●聯合報
教師投機育嬰假 宜蘭先禁了

2015-11-12 08:19:07
聯合報 記者陳智華、許俊偉、洪欣慈、鍾知君/連線報導

傳出有老師鑽法律漏洞請育嬰假,在寒暑假申請復職,開學後繼續請育嬰假。教育部昨天和勞動部開會,教育部希望採取學期制,但勞動部指雇主不能硬性要求請假起訖時間,除非勞方同意;教育部表示會繼續溝通。

儘管教育部還沒做成結論,宜蘭縣林聰賢昨天即要求人事處和教育處發公文,禁止各校請育嬰假老師在寒暑假復職,打響全台第一炮。

林聰賢認為,老師依法在孩子滿三歲前可請育嬰假,也可分段請假,但故意選在寒暑假復職,不僅增加國庫支出,也會給人鑽巧門的負面印象;老師既要教孩子誠實,就不該投機取巧。


宜蘭縣長林聰賢下令人事處和教育處發函給各校,禁止教師在請育嬰假期間於寒暑假復職。記者鍾知君/攝影
分享
育嬰假法源為「性別平等工作法」,最多可請兩年育嬰假,其中六個月可領津貼。現行「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」規定,請育嬰假每次不少於六個月為原則,如要縮短、延長或提前復職,都須和雇主協商。

教育部指出,教育人員留職停薪辦法規範以學期制為單位,但並未規範育嬰留停的部分。有老師鑽法律漏洞,申請育嬰假後,在寒暑假復職,多領一到兩個月薪水又不用工作,開學再繼續留職停薪。

教育部人事處統計,一○○和一○一學年度,全台有二三四一、二五六七名教師請育嬰假;其中各有二六○名、三七二名在寒暑假申請復職,占一成多。

教育部人事處長李秉洲指出,教育部提兩個方案,為每次請嬰育假不得少於六個月或採學期制,學期制每次申請以一學期為單位,學期畫分為二月一日到七月卅一日、八月一日到一月卅一日,即涵蓋寒暑假期間。教育部希望採學期制,可維護學生權益,且方便學校請代理代課老師。

李秉洲說,勞動部認為學期制有起訖日,可能違反性平法及相關法令立法精神,教育部會再跟勞動部溝通。

勞動部勞動條件司長謝倩蒨說,雇主不能單方面硬性規定育嬰假起訖時間,除非勞方同意。勞動部不會根據特定對象量身另訂育嬰假請假規定,且依現行育嬰留職停實施薪辦法,已規定每次育嬰假請假期間以不小於六個月為原則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• Digg
  • Del.icio.us
  • StumbleUpon
  • Reddit
  • RSS